收藏本站 您好,欢迎来到机械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行业导航 产品 求购 企业 动态 展会 招聘
分享到:

通信运营商*扣费何时了?你的手机该"查体"了吗

富商网络(www.b2b123.org)整理

       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历时3年多终于在年初结案的通过手机软件*扣费,盗取手机用户的手机话费等*600万手机用户近亿元的*还历历在目。

       近日著名民法专家叫板北京移动了,手机用户可关注此案进展,看这些通信运营商以后还敢不敢胡作非为了。


  无意中点击了手机上的“*”游戏软件,立即被扣费10元,著名民法专家何先生认为游戏软件系“*扣费软件”,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诉至法院,要求北京移动退还10元资费,赔偿因*、开庭等支付的交通费20元,以及因移动公司原因导致的*费损失25元,共计55元。一审败诉后,何先生提起上诉。9月11日,这起电信服务合同纠纷上诉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。(9月20日《检察日报》)
  可以说,很多手机用户都可能遭遇过这样的事,因好奇或无意间点击手机中的有关软件,就会莫名其妙地被扣除了话费,即所谓的“*扣费”。笔者认为,虽然何先生与运营商之间的官司尚未有最终结果,但在维护消费者权益,确保消费者手机话费不被“*”扣除方面。运营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,其理当完善交易规则,而非充当“*扣费”的始作俑者或者帮凶。
  公平交易既是最重要的市场法则,也是消费者的主要权利。除此之外,消费者还享有真情知悉权和自主选择权。这主要指消费者在交易时可以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,可以决定是否购买某种商品和服务,有权拒绝强制交易。而之所以说一些手机用户遭遇的扣费属于“*扣费”,主要在于这些扣费行为并未取得消费者同意,而是设置扣费*,变相强制交易。梳理报道可知,很多手机用户仅是查*关软件,或点击相关未明示要收费的“按钮”,并没有购买相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意思表示,就被扣除了话费。
  与这些“*扣费”行为相对的是,目前很多电商平台在完善交易规则,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就做得很好。其交易流程主要是,当消费者选购好相应商品或服务并提交订单后,支付款项时需要输入支付密码,甚至还需要输入所绑定手机收到的二次验证码。在此过程中,消费者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是否有冲动消费行为,进而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品。一些电商平台还提供担保交易,消费者支付的对价先行进入平台*,当消费者收到商品后进行相应操作,或者间隔一段时间后,钱款才会进入商家*。可以说,消费者的真情知悉权、自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均得到了有效维护。
  反观依托于通信运营商的“*扣费”,消费者点击相关软件后,甚至还没来得及查看有关商品信息,就会被扣除话费。这与摸了或看了商品就得购买的强迫交易没有本质区别,甚至属于“碰瓷经营”。要知道,查看某些游戏、点击某些软件并不代表消费者有真实的购买意愿,运营商凭什么直接替消费者做主并一气呵成地扣除话费。而且,虽然不少消费者已经给手机充值了大量话费,但话费如何开支应由消费者做主,运营商除依照电信条例或合同约定扣除话费外,无权随意支配话费。这与*的道理是相似的,钱虽然存在银行,但消费者可以凭密码或其他方式支取、消费或转账,银行无权动用。

  手机用户遭遇“*扣费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,早就有媒体曝光此类现象。对此,监管部门理当积极作为,追究相关商家的强迫交易行为和运营商的帮凶行为。同时不妨制订相应强制标准,如要求运营商清理违规第三方商家,要求商家以显著方式公示商品价格,并设置二次验证程序,当消费者回复二次验证码时方可完成扣费。这样才能有效清理“*扣费”现象,避免消费者再糊里糊涂地“被消费”。

       您的手机该查体了:

       1)有时候手机中毒也会造成的*扣费的情况,比如*扣费木马,就是指手机上的木马,目前手机上的*扣费木马主要有两种*行为:分别是*扣费和*强制联网。而这两种*行为往往通过两类软件来实现:一种是*手机软件,另一种是被不法分子植入了*木马的正常手机软件。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对手机进行杀毒就可以了,杀毒的方式很多,例如百度手机卫视、金山手机毒霸、腾讯手机管家杀毒都是很不错的。
       2)再就是如果之前手机不存在扣费情况,仅仅是最近才提示的,那很有可能就说明你近期安装的手机软件存在风险,这就需要我们到应用管理功能找下哪些是装的软件,赶紧卸载以除后患。不要随便打开短信或彩信中的网址链接,特别是谨慎下载应用程序。定期检查自己的数据业务收费情况,特别是在月底前,消费者一定要拨打运营商热线查询自己的数据业务收费情况,发现有问题可及时取消。

分享到: